现在在办案期间,有的人由于法律意识的淡薄,在不经意之间可能会涉及妨害公务罪。袭警罪与妨害公务罪之间存在的法律区别之处,那么,袭警罪与妨害公务罪如何界定区分?下面一起来看看广东知明律师针对相关内容的详细介绍。
袭警罪与妨害公务罪如何界定区分?
袭警罪作为一个新罪名,在与妨害公务罪的关系上尚有一定的争议,但袭警罪本身行为对象及行为具有的特殊性是无可争议的,结合犯罪构成,袭警罪的行为对象必须是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行为的特殊性是必须具有暴力性质。因此,如何准确理解“暴力”的含义就成为把握此罪与彼罪的关键。
根据2020年1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惩治袭警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第一条“对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民警实施下列行为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五款规定的‘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应当以妨害公务罪定罪从重处罚:
1.实施撕咬、踢打、抱摔、投掷等,对民警人身进行攻击的;
2.实施打砸、毁坏、抢夺民警正在使用的警用车辆、警械等警用装备,对民警人身进行攻击的;对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民警虽未实施暴力袭击,但以实施暴力相威胁,符合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以妨害公务罪定罪处罚。”
上述规定虽早于《刑法修正案(十一)》,但其规定的袭警程度认定标准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鉴于此对于妨害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若对执行公务的警察仅是以其人身、财产侵害造成的不利后果相威胁,并会使人产生恐惧心理的方式妨害人民警察依法执行公务,宜认定为妨害公务罪;若采取故意侵害他人人身、财产权益的暴力行为,(此处的暴力行为只需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职务即可,无需已经阻碍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职务)阻碍依法执行公务的警察,造成严重后果的,应依法认定袭警罪加以惩处。
其实,故意伤害正在执行公务的警察,触犯的也不仅是袭警罪,更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伤害后果后,以故意伤害罪甚至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杀人罪、抢劫枪支罪等严重犯罪定罪处罚。法治社会的进步,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回应社会诉求的司法实践,不仅是在尊重民警执法权威的同时,时刻守护法律红线。也是在提醒群众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同时,切勿暴力冲动,触犯法律底线。
袭警罪与妨害公务罪如何界定区分?以上就是相关内容介绍,大家了解了吗?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可以致电或点击广东知明律师事务所网站http://www.zhiminglawyer.com/联系汪腾锋律师打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