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谅解书,一般指刑事案件的受害人与嫌疑人或其家属之间,就刑事案件的结果达成和解,而由被害人一方所出具的法律性质的书面文件。那么,判刑后拿到谅解书会改判吗?下面一起来看看广东知明律师针对相关内容的详细介绍。
判刑后拿到谅解书会改判吗?
谅解书一般在提起公诉至法庭质证环节完成,提交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是被害人谅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出具的文书,其在刑法上有着酌定减轻,从轻的效力。
刑事案件一审过后拿到谅解书有用,刑事谅解书是减轻处罚的依据。
如果是终身裁定,拿到谅解书确实作用不大了,但二审如果还没有开审,现在拿到对方的谅解书就正是时候,可以在二审时作为法官量刑的依据,就会有判缓刑的作用,如果没有谅解书,大多都会维持原判。
取得被害人或者其家属的谅解,是刑法中规定的酌定量刑情节之一,是故意伤害罪、交通肇事罪等较为常见的刑事案件中法院考量量刑情节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对于故意伤害案件中构成轻伤的案件,如果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法院一般会判缓乃至免除处罚。
所以,当案件发生以后,嫌疑人家属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积极与被害人进行沟通,争取其谅解,达成赔偿协议。
谅解书一般在提起公诉至法庭质证环节完成,其在刑法上有着酌定减轻,从轻的效力。
即当事人或受害人从情感上给予了原谅,也表示出当事人或受害者不再追究了态度,对量刑上有一定的减、免除处罚的参考作用。
在犯罪方没有法定的减刑情节的情况下,该谅解书对于刑事诉讼中的辩护方就成了重要的答辩工具,在现代刑事诉讼日渐发达的今天,刑事谅解书越来越受到重视。
广东知明律师补充:
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其中抢劫、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应从严掌握。对于当事人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达成刑事和解协议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礼道歉以及真诚悔罪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下;犯罪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
谅解书实际上对判缓刑的作用并不大,能否判处缓刑,取决于犯罪人是否符合法定的缓刑条件,与是否取得被害人的谅解没有必然的联系,受害人的谅解只是判处缓刑时的一个参考而已。也就是说,即使受害人不谅解,如果犯罪人符合缓刑的法定条件,也可以依法判处缓刑。
判刑后拿到谅解书会改判吗?以上就是有关的知识介绍,大家了解了吗?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可以致电或点击广东知明律师事务所网站http://www.zhiminglawyer.com/联系汪腾锋律师来尽快解决自身的法律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