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取消公摊面积的呼声日益高涨,许多购房者对公摊面积带来的额外费用感到不满。在这一背景下,一些城市如衡阳、重庆、肇庆等已经或即将开始实行商品房销售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这一政策变化引发了广泛关注,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取消公摊后,物业费会如何计算?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取消公摊并不意味着物业费会随之取消。物业费的收取是基于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这些合同往往规定了物业费的计算方式和标准。因此,即使取消了公摊面积,已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中关于物业费收取的规定仍然有效。
物业费的构成相对复杂,它不仅与房屋面积相关,还包括了多个方面的费用。例如,人员费用(物业管理人员、安保人员、保洁人员的工资等)、公共设施维护费用(电梯、路灯、消防设施等的维修保养)等。这些费用与公摊面积并没有直接关系,因此取消公摊并不会导致这些费用减少。
在取消公摊后,物业公司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设定物业费单价。这是因为,虽然取消了公摊面积,但物业服务的内容和标准并未发生变化。为了保持物业费收入与服务成本相匹配,物业公司可能会调整物业费单价。例如,原本按照建筑面积计算的物业费单价,在取消公摊后可能会调整为按照套内面积计算的单价。这样一来,虽然计价方式发生了变化,但物业费的总价通常不会改变。
以衡阳为例,自2025年1月1日起,衡阳市行政区域内商品房实行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销售。这意味着购房人不再需要支付公摊部分的费用。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物业费也会相应减少。根据衡阳新政通知,房地产权利人对建筑物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依法享有的权利及承担的义务,不因商品房销售计价方式变化而受到影响。因此,即使取消了公摊面积,业主仍然需要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方式和标准支付物业费。
总的来说,取消公摊后物业费的计算方式可能会发生一定变化,但物业费本身并不会因此取消或减少。物业费的收取仍然基于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内容和标准,并且与房屋面积、服务内容等多个方面相关。因此,在购房和支付物业费时,业主需要仔细了解相关政策和合同约定,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取消公摊面积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利益和平衡。在推进这一政策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和影响,确保政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购房者的期望和利益最大化。